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青青野草,無論野火怎樣的焚燒,只要吹風一吹,又是一片青翠。草原一直都是最為脆弱的生態系統之一,多年來內蒙古地區一直擁有著我國面積最大的草原,在內蒙古的草原生態系統維護中一直充當著“狠角色”。
位于我國正北方的內蒙古自治區,這里的生態建設問題不僅影響著當地的各族群眾的生活發展,也關系到東北、華北、西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問題。因此,早在2014年初的時候,我國中央就再次針對內蒙古的生態建設問題進行強調,要求把內蒙古建設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在針對草原的保護問題上,內蒙古當地圍繞草原的生態治理等重要問題開發了適宜草原放牧家畜載畜精準管理系統,并且針對夏季低載畜率放牧以及冬季暖棚舍飼的進行生態畜牧業生產經營的方式,不僅有效的降低了草場的過度使用,還增加了牧民的43%-61%的收入,一舉兩得。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科技管理部門就抓緊對當地的生態建設問題進行合理布局,將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成功的促使一大批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比如說在礦產資源、煤化工、冶金、新能源開發等多個領域,在開展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等方面取得了成就。
總之,在內蒙古自治區的進行堅持生態建設、綠色環境保護的發展,有利于鞏固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共同為北疆的靚麗風景線的建設提供科學技術創新的引領,守護好內蒙古這片碧綠、純凈的地區。
標簽:環境治理